黄鳝为底栖性鱼类,多生活在湖泊、塘堰、河道、沟渠、稻田及池沼中的底部,其适应能力较强,但以腐殖质较多的泥底、偏酸性水域最为适宜。黄鳝性喜穴居生活,通常昼伏夜出,冬季有“蛰伏”习性,当水温下降到101以下时便进入洞穴冬眠,立春水温回升到101以上时又出穴活动和觅食。黄鳝生存的水温范围4〜40,最适生长水温为15〜28。黄鳝能用口腔咽腔及表皮直接呼吸空气,对低溶解氧的耐受能力较强,出水后只要能保持皮肤的湿润,仍可存活相当长的时间。黄鳝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,对食物很挑剔,食物不可口、不新鲜则不摄食。有互相残食的习性,摄食方式为吞食为主。
(一)土池生态养黄鳝
1.建池
采用土池,要求池子不渗漏,几平方米至几十平方米均可,池深1米,池底铺设一层无结节经编网,网口高出池口 30〜40厘米,向内倾斜,并用木桩固定,以防黄鳝逃逸。网上铺40厘米厚的泥土,适量栽种慈姑等水生植物。在池子相对位置分设进水口和排水口。
2.放种
放养前每平方米用0.2千克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消毒,保持水深20〜30厘米,一星期后即可放养鳝种。鳝种一次放足。要求无病无伤,背侧呈深黑色并带黑褐色斑点,每尾20〜30克,规格—致,以免大小悬殊造成大吃小。一般每平方米放3〜5千克。鳝种人池前用3%〜5%食盐水,或100毫克乂千克福尔马林绿溶液浸洗消毒,杀灭体表的病原体。

3.投饲
黄鳝是肉食性鱼类,以蚯蝴、嫩料、小杂鱼奸、蚕蛹、螺蛳、河蚌肉等动物性饲料为主,不足时也可增投米饭、面条、瓜果皮工 等植物性饲料。投饲应坚持“四定”:一是定质,不投喂腐臭饲料,保证饲料新鲜不变质;二是定量,日投饲量应根据前一天吃食的多少加以调整,以略有多余为度,大致按照在池的黄鳝重1| 的5%掌握;三是定时,按照黄鳝的生活习性,投饲一般在傍晚进行;四是定位,为使黄鳝养成定点吃食的习惯,便于观察吃食情况和清扫残饵,应设食台,固定地点投喂,食台可用木框和聚乙烯网布做成,为避免黄鳝集群争食,食台应适当分散,多设几个,要特别指出的是,如果黄鳝的苗种主要来源于野生采捕,就需要进行驯饲,具体方法是:鳝种放养头3〜4天内不投饲,使其腹中食物消化尽,然后将池水放掉力口入新水,于晚间进行引食,将黄镑最喜欢吃的蚯蚓、河蚌肉等切碎作引食饲料,分成几小堆放在进水口一边,并适当进水,造成微流。第一次的投饲量为鳝种重量的1%〜2%,第二天早晨如果全部吃完,投饲量可增到2%〜3%;如果饲料吃不完,应将残料捞出,仍按前一天的投饲量投噴,待吃食正常后,可在饲料中掺人来源比较充足的小杂鱼、蚕每、瓜果皮、豆饼等,第一次加人1/5,同时减少1/5的引食饲料,如果吃得正常,以后每天增加1/5普通饲料,几天后,即可正常投饲了。

4.管理
首先是保持水质清新,夏季高温季节,可适量换水,换水温差不超过51;其次是注意防逃;第三是注意防病治病,常见病有腐皮病、肤霉病、烂尾病、毛细线虫病、棘头虫病等,要坚持预防为主,发现疾病及时治疗。
5.捕捞
一般在11月下旬开始。有水时可用鳝笼诱捕,晚上7〜8时放笼,第2天早晨3〜4时收笼。也可将池水放干,用双手依次逐块8泥取出黄鳝。如果留待春节前后出售,可将池水放干,在泥土上覆盖少量稻草或草包,以避免结冰而使黄鳝冻伤冻死,到时翻泥捕捉即可。